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炎治疗 >> 慢性胃炎治疗办法 >> 正文 >> 正文

治慢性胃炎胃脘痛单方验方

来源:胃炎治疗 时间:2022-1-23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呕吐”等病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城市人患病率高于农村人。多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或过食生冷,克伐中阳,导致脾胃虚寒;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克脾;或脾虚失运,肝木乘之,致肝脾不和;又肝郁化火,耗伤胃阴,胃阴不足,失其润降;或肝郁气滞,血行失畅,脉络瘀滞,阻遏胃络;或病久不愈,久病入络。凡此种种,均可致病。

上腹部(胃脘)胀满疼痛(偶有剧痛),食后加重,或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上腹不适、饱满喛气、吞酸,或伴恶心呕吐、口苦、腹泻等。经常反复发作。后期可见营养不良等症。上腹压痛多呈弥漫性,较溃疡病压痛广泛。除胀痛外还可出现“隐痛”、“刺痛”、“窜痛”、“剧痛”等。中医认为,病有久暂,证有虚、实、寒、热、气、血之殊。如痛无休止、绵绵作痛,为寒;时作时止且有烧灼感,为热;拒按、暴痛为实;喜按、久痛为虚;攻冲窜痛为气:固定不移为血(瘀)。

·白芷甘草汤·

 白芷30~60g,甘草15~30g。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温胃缓中、消炎止痛。 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胃脘痛。 ①此方为一民间验方。用治胃脘痛,效果良好。尤其是对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较剧烈胃痛,疗效最佳。方中白芷、甘草用量均较大,但所治40例患者并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若白芷用量少于30g,往往影响疗效。②加减法:若胃部冷痛、喜温按、进食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属脾胃虚寒者,加桂枝9g,白芍18g;若胃部腹痛,连及两胁,嗳气稍舒,舌苔薄白,脉弦,属肝气犯胃,加香附、柴胡、白芍各9g;若胃部刺痛,入夜尤甚,舌暗有瘀点,脉涩,属瘀血阻滞,加五灵脂、蒲黄各9g,丹参15g;若胃酸过多,加海螵蛸30g;若烦躁失眠,加珍珠母30g(先煎)。

·玫瑰花汤·

 玫瑰花6~10g。 将上药放入茶杯内,以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剂,代茶频饮。 疏肝解郁。慢性胃炎(肝郁气滞型)。

·酸枣根汤·

 酸枣根20g。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代茶频饮。 祛瘀止痛。 慢性胃炎(胃络瘀阻型)。

·黄芪白花汤·

 黄芪10g,白花蛇舌草30g。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补气益胃、清热解毒。 各种慢性胃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息肉等。 验之临床,对上述慢性胃病均有一定疗效,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疗效更佳。

·威灵仙汤·

 威灵仙30g,生鸡蛋2枚。 将威灵仙加水煎2次,去渣取汁,加入鸡蛋(去壳、搅匀、兑入),再加红糖适量。煮成蛋汤,温服。每日1剂。 温胃止痛、健胃培中。 胃寒痛,症见胃痛甚、额头冒汗、手足冷、嗳气呕恶、纳呆、喜暖畏寒、舌苔白、脉弦细。 成人一般服1剂,约过半小时即可见效。胃痛止勿再服。如连服2剂胃痛仍不止者,则非本方所宜。消化性溃疡疼痛禁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f/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