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养胃丸出自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由木香、砂仁、白术、茯苓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祛湿,消除胀满的功能。
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
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醋香附、枳实(炒)、豆蔻(去壳)、姜厚朴、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
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每20粒重1g,9g/袋*10袋/盒
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主要用于因寒湿阻滞、脾胃运化无力、消化机能减弱所致的消化不良,如食后腹胀、不思饮食、嘈杂不适、呕吐酸水、肠鸣便溏、四肢倦怠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等症。对于中气不运而导致的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等症状,及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泄、肠鸣、倦怠无力的湿阻脾胃泄泻尤为适宜。
[现代药理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香砂养胃丸具有:
1、调整消化液分泌功能;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2、对胃溃疡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溃疡发病率;
3、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有利胆作用,可增加胆汁的分泌,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并降低胆囊的压力。
根据以上药理,临床上新用于以下三种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
1、呼吸道感染:在常规抗炎和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可提高疗效,促进机体恢复。
2、肠功能紊乱口服香砂养胃丸每次4.5克,每日3次,待大便基本正常后,每日服2次或隔日服2次,以巩固疗效。本品芳香健胃、疏风行气,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改善食欲,促进肠道积气排出,故能治疗肠功能紊乱。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本品对胃黏膜的溃疡面有保护作用,并可使溃疡愈合,且有解痉镇痛作用。每次服用1~2丸,每日3次。
注:服用香砂养胃丸最好用温开水,并且服用期间不要吃生冷食物,因生冷的东西能加重寒湿,不利于药效发挥。同时,该药芳香温燥,如果出现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等热症表现者,不宜服用本药。
[用药指征]形貌:面色偏黄,或微肿。
症状:①胃脘饱胀,食后更甚,嗳气频作,或脘腹气窜胀痛;
②恶心,呕吐酸水,嘈杂不适,口中黏腻;
③咽喉肿痛,咽中黏腻有痰;
④咳嗽,半夜或发作晨起咯吐白黏痰,量偏多;
⑤大便黏,解而不畅,或腹泻。
舌象:舌淡或淡红,舌体偏胖,苔白厚腻。
脉象:滑或弦滑。
[适用病症]内科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胃轻瘫、化疗后呕吐、慢性肠炎。
五官科疾病:急慢性咽炎。
小儿科疾病:小儿厌食症。
[巧用活用]①慢性咳嗽,伴乏力气短,痰多,色白,易咯,胃胀,大便稀溏者,可与参苓白术丸同用。
②慢性胃炎,胃胀伴口干,时泛酸水,苔薄黄者。
③慢性胃炎,伴胃脘隐痛,肩紧,胸闷,或胁痛,舌苔白腻,舌体偏胖有齿痕者,可与逍遥丸同服。
④咳喘,痰多,色白,口黏,胸闷脘痞,头昏头胀,可与藿香正气水(丸)同服。
⑤饮食过量后半夜咳嗽气喘,口中黏腻,口臭,胃胀者,可与保和丸同用。
[产品优势]1、传世名方,疗效确切
明代《摄生众妙方》,《济阴纲目》,清代《杂病源流犀烛》,《集验良方》以及《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医林绳墨大全》、《中药成方配本》等书中都有关于香砂养胃丸(汤)的记载。
2、适应症广
临床用于消化性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和糖尿病胃轻瘫等属胃阳不足、湿阻气滞者。
3、道地药材,安全性高
精选道地药材,纯中药制剂,治疗胃病更彻底,长期服用副作用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kwywyzl/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