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炎治疗 >> 溃疡性胃炎治疗 >> 正文 >> 正文

胃病有传染这个一点不假爱惜自己的脾胃等

来源:胃炎治疗 时间:2017-11-28

胃炎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胃炎以及相关症状,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胃炎的药物治疗。

1、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方案

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根除Hp可使胃粘膜慢性活动性炎症得到明显改善,是慢性胃炎患者重要的病因治疗,但不一定能消除所有的消化不良症状。

特别是下列慢性胃炎患者需要进行Hp根除治疗:

①有明显异常(胃粘膜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不典型增生)者;

②有胃癌家族史者;

③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者;

④消化不良症状经常规治疗疗效差者。

目前,临床治疗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多以抑酸剂或者铋剂为中心,再加上两种抗生素,简称三联或四联方案。

四联:质子泵抑制剂(某某拉唑)标准剂量+克拉霉素mg+阿莫西林mg,每日两次,连续使用一周。

三联:或铋剂标准剂量+阿莫西林mg+甲硝唑mg,每日两次,连续使用两周。三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可达80%-90%。。三联疗法治疗失败者可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根除Hp治疗。铋剂既能保护胃黏膜又能杀灭幽门螺杆菌。短期服用除舌苔发黑、大便变黑色外,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但为避免铋在体内过量蓄积,不宜长期服用。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他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唑酮等都有杀灭Hp的作用,Hp对甲硝唑耐药率较高,影响疗效,呋喃唑酮抗Hp作用强,Hp对其不易产生耐药。

2、抑酸治疗

专家建议当您出现胃粘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的胃炎时,可采用抑酸治疗。常用抑酸剂有抗酸剂(如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H2受体阻断剂(某某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某某拉唑)。

3、胃粘膜保护剂

此类药物常适用于胃粘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可选用铋剂、硫糖铝、铝碳制剂等。硫糖铝预防急性胃粘膜病变效果与H2受体拮抗剂相当,且无明显副作用。

4、促动力药物

胃动力低下者(常表现消化不良)可选用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甲氧氯普胺等;胃肌痉挛引起的上腹痛可用解痉挛药。如何选择和服用合适的药物?大家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切不可盲目乱服。因为促动力药物选择不适宜会导致较多不良反应,如甲氧氯普胺,又名胃复安,具有较强镇吐作用,能增强胃动力,但该药可引起肌肉张力障碍,表现为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坐立不安等,这种不良反应被称作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为4%-25%。多潘立酮使用常规剂量时不良反应较少见,包括口干、皮疹等。

5、助消化药

如果有明显的萎缩性胃炎、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缺乏,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如果不存在胃酸等粘膜攻击因子,治疗时可不使用抑酸剂,可考虑使用助消化药。

6、中药

祖国医学认为久病多虚,各型胃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脾虚、气滞血瘀、肾虚的表现,所以常用健脾益肾、理气活血、清热消食类中药治疗胃炎。如黄芪、甘草、白芍、大枣、炒白术等补益类中药;陈皮、枳实、木香等理气类中药;丹参、元胡索、川芎等活血化瘀类中药;鸡内金、莱菔子、鸡矢藤等助消化类中药。

总结

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胃药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患者感觉自己得了胃病就是买胃药,凭自己的个人感觉。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治疗胃病没找对病因就胡乱吃药,无异于饮鸩止渴。患了胃炎怎么办?民间有一种错误认识“胃病会带病终身”。有些患者由于听到这种说法,对自己的病情十分担忧,在就诊时会反复地问医生,我的胃病能治好吗?要治多久才能好啊?

急性胃炎是一种可逆性疾病,虽然病因多样,但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诊治多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且治愈后不易复发。而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每日用药可能达四五种,需要持续用药2-4周,治疗效果有时不明显,久而久之,不少患者对于药物治疗便会产生一些疑虑,如不解开心结可能会影响疗效,比如因不了解四处求医问药,造成过度用药;因为误会而放弃合理用药,则会耽误病情。

如何识别大肠癌的早期信号?

早期大肠癌多数无明显症状,需要做相关的化验、检查方可发现,随着癌肿的逐步增大才出现一些不适症状,主要有:

1.大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如腹泻、黏液便、血便,或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便条变细等。

2.腹痛,常为定位不清的持续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腹胀感。

3.腹部包块,大多坚实,呈结节状。

4.全身症状,贫血、乏力、低热等。

你是大肠癌的筛查对象吗?

大肠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低。多数亚洲国家设定50岁为大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我国50岁以上人群大肠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50岁作为大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年龄在50~75岁的男性或女性均为合适的筛查人群。对于75岁以上人群是否需要继续进行大肠癌筛查尚有较多争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暂不推荐对75岁以上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大肠癌的流行病学况,符合以下第1条和第2、3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大肠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结肠镜筛查对象:

1.年龄50~75岁,男女不限。

2.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3.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4.对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又称Lynch综合征,符合其诊断标准和家族中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患者的人群应接受定期筛查。

5.APC基因相关性息肉病:包括经典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轻表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Gardner综合征和Turcot综合征等,应尽早行基因检测确诊,无症状家系成员也推荐检测明确。

6.MUTYH相关息肉病,是一种高外显率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临床表现类似轻表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发病年龄平均在55岁左右。处理原则与轻表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似,患病个体应从18~20岁开始,每2年做一次全结肠镜检查,并终生持续。

7.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息肉综合征的结肠镜筛查自18岁开始,每2~3年一次。幼年性息肉病15岁以前开始结肠镜检查,如发现息肉则每年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未发现息肉则每2~3年一次。两者均需定期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而胃肠多发息肉综合征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需提前到8岁,同时不能忽视小肠的监测,可行小肠镜或影像学检查。

大肠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癌肿为首选,辅之以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最近不少学者对早期大肠癌采用经内镜下切除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疗效。

日常要注意预防!

1.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倡饮食以低脂肪、低蛋白、高纤维素和粗制碳水化合物为主,可以减少、消除大肠癌的致病因素,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过程。

2.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如结肠息肉、结肠腺瘤、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便秘、血吸虫病及息肉溃疡。通过普查与随访,尽早切除腺瘤,治疗结肠炎,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高危人群定期普查。

4.运动锻炼,提高抵抗力。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总之,由于胃炎的病因、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要想保“胃”平安,用药治疗时需按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去除病因停止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药物,药物治疗时应坚持按疗程用药,不宜更换过勤。服用前宜向医师或药师询问清楚,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用药安全。

健康的养生养胃护胃方法,跟着老师学习专业的养胃护胃知识,轻松让你拥有一个好身体!!!长按以下识别







































长沙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kwywyzl/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