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对于疾病的处理各有自己的理论,导致中西医出现巨大争议的原因,是因为患者没有了解两种理论对疾病本身看法上具有那些差异,如果将这种差异告知大众,中西医之争不会再存在。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没有看到真相,当真相摆在面前的时候,争议的依据就不复存在了,这是基本规律。
那么,对于胃炎来说,中西医在治则和定义上有哪些差异,先从西医的诊断和定义上看看胃炎是怎么回事?
上图是西医胃镜检查急性胃炎的图片。其糜烂部位有明显的颜色发黄,说明是炎症,按照西医的定义,是1,粘膜水肿,2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或不伴糜烂,3淤血伴或不伴轻度淋巴浆细胞浸润,4腺体颈部区域上皮再生。
病因:急性胃炎通常病因是酒精,吸烟或者药物,尿毒症,吞酸,严重刺激,全身感染,等等原因引起。
临床治疗:排除其他身体疾病,如果是感染,西医会给予抗菌治疗。急性化脓性胃炎则是手术处理。
以上是以西医的观点看待急性胃炎,那么,这个问题中医怎么看?
胃镜观察可以清晰的看到是胃粘膜发生问题,无论是细菌感染或者化脓性问题,都是胃部粘液代谢出现故障,如果将感染后或者化脓后的粘液清理出来,问题都会得到圆满解决。
西药能够做的是消炎,但消炎后的粘液是不是也需要代谢出去呢?这是中西医处理手段的最根本的区别。
中药主要意图是促进胃部粘液的代谢,炎症的话会发散掉,通过清理粘液使细菌失去生存条件。并且,已经污染的粘液自然代谢掉,促进代谢功能自然比仅仅消炎更加的彻底,更加符合生理机能要求。
化脓性的急性胃炎,既然已经化脓,说明问题存在时间已久。化脓的原因,一定是有淤血或者痰停滞时间已长,不然不可能突然溃脓。淤血或者痰的停滞,其影响肯定不是仅仅是化脓这个部位,其周边组织一定出现代谢异常,溃脓,是胃壁组织向外代谢寻求自我痊愈的一个机能,那是不是一定要手术呢?
既然已经化脓,说明胃壁组织里面的痰或者淤血,已经找到出口,而中医理论有清理这些创伤面的办法,排脓和化痰,清理淤血可以同时进行,并不会对胃部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如果,患者胃壁组织自我代谢能力可以支撑,手术就没有必要性。
这些问题事实上十分的清晰,如果胃部已经严重到大面积溃烂的地步,那就不是急性胃炎的问题了,对于大面积溃烂的处理,那也不是说手术就可以手术的,胃部全切术,病人的生命存活周期,往往是6个月。所以,并不见得手术后病人活得更好。
急性胃炎的病因上,中医理论中有风寒的原因,人感冒后有的会进入阳明,就是消化系统,还有一个病名是急性肠胃炎,吃了污染的食物会引发,感冒也会引发急性肠胃炎,那么,如果是进入胃部,也可以引发急性胃炎。
风寒现代科技无法检测到,但并不代表胃部不会进入风寒,进入风寒后,有些胃部粘液就会受到阻滞,停滞后时间已久就会生热,自然也会引发急性胃炎。
如果一个人隔膜上面堵塞,胃气的上升就会受到阻隔,下降的浊气也会受到影响,胃里就会胀气,胀气就会生热,生热后也会引发粘膜发炎,这种情况也会发生胃炎。那么,这时候并不是细菌引起,那请问,此时西药该如何处理?
脾虚也会引起胃部发生粘液阻滞,既然阻滞也会生热,生热就会发生胃粘膜发炎,而此时的问题是脾,不是胃,那请问此时消炎是否有用呢?胃镜检查结果是一样的啊!
现代科技有胃镜检查,使医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病灶,这个没有错,就是这里出问题了,可引起这里出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那么,你不能说,我胃镜检查看到的就是全部的答案。
中医判断是依据病变组织对身体表现发生的改变,由身体的症状来判断身体出现的机能障碍,貌似很原始,可其原理是依据整个身体机能来做出判断,所以,局部的判断并不能代替整体的判断。
整体判断有经验成分在里面,因为医生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判断失误,而局部的检测更加依据的是数据,和直观的局部镜像,其对医生的个人经验依赖性小于中医的整体判断。
两种诊断方式都有利于更加准确的对病情的判定,处理手段上,手术有手术的必要性,手术不能绝对定义为西医的手段,因为古时中医也有手术。
处理方式上,中医更加注重于提高病人身体的机能,靠身体的代谢反应来解决问题。
西药对细菌性问题的处理优于中药,对外伤处理强于中医。
中药对于病毒性问题处理有西药无可代替的优势。
愿中西医不再争论,能够互相补充,产生融合,建立更加高效的新世纪医学。
下一篇分析下胃溃疡的中医处理思路和西医处理的区别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kwywyzl/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