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在肉鸡和蛋鸡上,腺肌胃炎发病普遍,发病范围广泛,后期易和病毒,大肠杆菌,气囊炎混合感染,影响生产性能,特别是对蛋鸡影响体重发育,使产蛋后鸡群没有产蛋高峰或者鸡群料蛋比不合适。
一、流行特点:
腺胃炎和肌胃炎是由一种或几种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及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多以混合发病为主的综合病症。腺胃炎和肌胃炎在蛋鸡中,以雏鸡和青年鸡中多发,由于养殖户重视程度不够,加上饲养管理不当,对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大。
二、临床症状:
一般发病的时间在10~20日龄左右,采食量低,大部分鸡群拉饲料颜色粪便,出现闭目鸡只精神不振,萎靡、缩脖,奓毛怕冷,俯卧不动,零星的死亡,虽然死亡率不是很高。
三、解剖症状:
可见腺胃肿胀,腺胃壁出血,肌胃角质层干裂、易剥离,肠道肿胀,死亡鸡黏膜脱落,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肾脏轻微肿胀。
发生腺胃炎,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鸡只大小不一,严重影响生产性能,而且该病治疗周期较长,严重者,养殖户对治疗此病失去信心,不愿意进一步治疗。
四、防治方案:
上午:双胃康霸+清瘟解毒口服液每天集中饮水;
下午:复合B+普林集中饮水;
饲料中加脱霉霸每袋斤料。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几点:
1、霉菌毒素是目前最大帮凶,最大的诱因。所以防控的关键在于防止霉菌毒素中毒。选择不含霉菌毒素的好饲料,控制好霉菌及其毒素的危害,饲料中添加脱霉霸霉毒能有效清除霉菌毒素,保健肠道,预防腺胃炎的发生。
2、消除应激:各种应激因素对鸡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病轻重和诱发因素有很大关,发现发病的鸡多来源于同一种鸡厂,最早可发病于3-4天;很多鸡场同一日龄不同来源苗一批发病而另一批不发病,饲养管理好的条件下,不表现严重或明显临床症状。反之,表现明显症状,条件越差,症状越严重。温差大,或温度过高或过低,病变重。在各种应激因素中,由饲喂不规律或暴饮冷水等导致鸡腺胃炎和肌胃炎发生。
、保护好鸡的胃肠道,就不会发生腺胃炎。因此,养殖者要加强饲养管理。使用调节肠道环境的药物育雏多又壮和育成肽壮素,能够降低腺胃炎的发生几率。
高超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wyzmzl/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