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香砂养胃丸,是中药方剂中非常有名的养胃治胃良方。出自《集验良方》第三卷,该书是清代梁文科编,年希尧辑的一本方书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收载自张仲景至清朝的方剂,计一千六百余首。按中风、伤寒、眼等分类,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伤科等内容。壹关于香砂养胃丸(图片来自网络)
香砂养胃丸方剂组成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制)、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
:温中和胃
: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
脾胃虚寒:加炮姜炭
肉食不化:加山楂、米粉
面食不化:加六神曲
食伤胃口痛:加木香、益智
伤食泄泻:加白术
温脾止泻:加补骨脂
胜湿止痛:加防风
清热燥湿:加黄芩
中药方子,是把几种、十几种药材,配合在一起,来体现治法的精神。那就一定不是,把几个功效相似的药,不分轻重,胡乱一堆;而是要根据治法的要求,有主有次,有专攻有配合,这才是一张好方子。而这里的主次,中医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君臣佐使。
“君”药是方剂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多味。“臣”药是协助主药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兼证或抑制主药的毒性和峻烈的性味,或是反佐的药物。“使”药是引导各药直达疾病所在或有调和各药的作用。但不一定每张方子都会四象齐全就比如现在看到的香砂养胃丸的方子。
在香砂养胃丸的方剂中:
君为消食化积:砂仁、木香
臣药健脾利湿:茯苓、白术、苍术
佐是温里散寒:益智、炮姜炭、补骨脂;敛阴柔肝:白芍;清热解表:黄芩、防风
贰香砂养胃丸的功效与作用香砂养胃丸具有温中和胃之功效,主治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叁香砂养胃丸适合人群1、功能性胃肠病人特点:平时有饥饿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有饱腹感,进食少。伴有腹胀、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
2、慢性胃炎的病人特点:经常性的出现胃痛和胃胀现象,有时候还会不停的恶性反胃,这一类的病人人数是比较多的,主要就是平时生活中不注意饮食造成的。这类病人在吃药的期间,还要配合调整生活方式,按时吃法、营养均衡,这样能使香砂养胃丸发挥更好的功效。
3、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特点:上腹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多位于中上腹,可偏左或偏右,一般为轻至中度持续性痛。疼痛具有典型的节律性和周期性。
4、胃、食管反流病人特点: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烧心的病人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方向上伸延,常在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有时有咽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5、其他胃肠道疾病病人:此类为痢疾、肠结核、慢性肝炎、肠道菌群失调、肠淋巴瘤、肠易激综合症、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胃癌等病人,表现为长期腹泻。
6、肝、胆道、胰腺疾病伴腹泻病人:此类病人为慢性肝炎、长期阻塞性黄疸、肝硬化、慢性胰腺炎、肝癌、胆管炎、胰腺癌、APUO细胞癌,这类病人伴有消瘦、黄疸、腹泻等。
7、全身性疾病病人:此类病人为糖尿病、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免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食物过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烟酸缺乏等引起的慢性腹泻等病人。
肆香砂养胃还可以治疗什么呼吸道感染
在常规抗炎和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可提高疗效,促进机体恢复。
肠功能紊乱
口服香砂养胃丸每次4.5克,每日3次,待大便基本正常后,每日服2次或隔日服2次,以巩固疗效。本品芳香健胃、疏风行气,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改善食欲,促进肠道积气排出,故能治疗肠功能紊乱。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本品对胃粘膜的溃疡面有保护作用,并可使溃疡愈合,且有解痉镇痛的作用。每次服用1~2丸,每日3次。服用香砂养胃丸最好温开水,并且服用期间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因生冷的食物能加重寒湿,不利于药效的发挥。同时,该药芳香温燥,如果出现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等热症表现者,不宜服用本药。
养胃治胃,还是要根据病症治疗,香砂养胃丸虽然是传统的中成药,但也要注意用法用量,顾客上门,多一句叮嘱,多一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wyzmzl/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