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是我国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在与自然长期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理论体系。它吸收了古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中医等医学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藏医学理论。此外,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和藏族人民的游牧生活特点,形成了以丸为主的药房特色。它具有携带方便、服用方便、保质期长、剂量小、药效强的优点。
方法藏药一般有普通药和名贵药两种。吃普通药压力不大。服用时可将药丸碾碎后用温开水冲服,也可在服用前用温开水浸泡。但是,服用宝药的方法是严格的,晚上睡觉前浸泡,早上空腹服用。把药浸泡在有盖的杯子里。首先,将开水倒入杯中,水几乎可以溢出药丸。水冷却后,将药丸压入杯中,盖上杯盖。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加一点开水,搅拌后和杯底的药一起服用。这是因为珍贵的药物是由珊瑚、珍珠、玛瑙、dzi珠等珍贵的原料制成的,只有浸泡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根据藏医理论,经过一夜的休息和调整,此时胃内没有其他杂食动物,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在人体内的完全分解、溶解和吸收,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病效果。
服用藏药有很多禁忌,其中对患者服用时间、剂量、疗程、配伍等要求较高。
何时服用藏医认为“龙病”多发生在清晨和傍晚,“千叶病”多发生在中午和午夜,“腊肉病”多发生在清晨和傍晚。因此,治龙病的药一般需要在清晨或傍晚服用,治千叶病的药需要在中午和午夜服用,治腊肉病的药需要在清晨或傍晚服用。
藏宝藏药从消化吸收的生理原理出发,早上6:00左右服用,因为这个时候是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服药更容易被消化吸收,从而发挥其理想的功效。所以贵重药物的用药时间一般放在这个时候。
藏医在治疗疾病时,一般是针对一种疾病选用几种药物的组合,多是选择一种药物为主药,再选用几种药物为辅药。主药和辅药一般不同时服用,建议早、中、晚分别服用。
剂量和疗程藏药应按处方剂量服用。如果剂量太小,就不会有治疗效果。如果剂量过大,可能会发生中毒,尤其是宝藏药的剂量千万不能过大。但对老年人、儿童及不同发育阶段疾病的用药剂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
传统藏医典籍中关于疗程的记载很少,一般疾病治愈后即可停药。对于一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如高血压、痛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乙肝、偏瘫、癫痫、糖尿病等。,往往需要连续服药3~6个月,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药物配伍随着藏医的不断普及,藏医与西医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用药习惯。为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的干扰,建议每日不能停药或暂时不能停药的西药与藏药合用时,两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应相隔45分钟以上。
服用藏药时要注意的是少烟酒,少凉性、辛辣刺激性食物,少油腻、酸味食物,具体药物的禁忌症也要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嘱服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sj/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