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增加2至3倍。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怎么的细菌呢?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易黏附在幽门附近的胃窦部的黏膜上,位于胃黏液的深层,不与胃酸直接接触。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杆菌与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正常人群中约有50%的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更是高达70%~80%;萎缩性胃炎患者检出率更高达90%。幽门螺杆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了2.7~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因此,如果有家人确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他人应特别注意。虽然并不是所有感染螺杆菌的人都需要治疗,但是患有胃部疾病、十二指肠疾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特别注意及时进行相应治疗。
在中国,青壮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左右,50岁以上的人群中感染率为50%~80%,在胃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80%!
感染幽门螺杆菌症状你中了几条?
口气重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胃炎、十二脂溃疡
幽门螺杆菌通过分泌的细胞毒素和蛋白酶,来损伤胃及十二脂溃疡的黏膜,进而产生炎症甚至溃疡。
胃溃疡
感染HP后,幽门螺杆菌侵入到胃粘膜,直接引发胃溃烂,引起胃溃疡。
胃癌
感染了HP的胃病患者,患胃癌的可能性是未感染此菌患者的10倍。
幽门螺杆菌(HP)的传播途径:
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有超过50%,约7亿人感染了此病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可传染性,通过以下途径都有可能中招。1、唾液。2、粪便传染。3、接吻。科学家在唾液内可以找到幽门螺杆菌的踪迹,而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4、共餐。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在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很可能一家人都会被感染上。经常在外就餐的人被感染的机会更多。据检测,我们日常使用的每双筷子上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就在~个。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1、保持口腔健康。2、餐具定期消毒。3、减少生食,喝生水,瓜果必洗干净再吃。4、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5、减少外出就餐次数。
6、适当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HP)有特殊的拮抗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胃酸、胆盐的特性,能够干扰或阻断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表面的黏附,通过在胃内大量定植,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和繁殖。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sj/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