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慢性胃炎患者居家管理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病因
01
1.幽门螺杆菌感染: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环境变化: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5.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治疗一
抗“菌”治疗
10-14天
四联疗法
1.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的慢性胃炎:抗“菌”治疗此“菌”非彼“菌”,指的是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是铋剂四联根除方案,即:标准剂量PPI+标准剂量铋剂+2种抗菌药物,一般要求服药周期10天~14天,用药期间不宜随意停药。根除治疗结束后,停服药物后一个月以上进行复查,确认是否根除成功。
治疗二
分类治疗
2.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
A:以反酸、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应饭前半小时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如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具有增加黏液分泌、调节黏膜下血流及促进黏膜上皮修复等多重作用;抗酸剂(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制剂等),起效迅速,餐后2小时及睡前给药最佳。
B:以上腹饱胀、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促动力剂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
C:以腹胀、纳差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消助消化药如复方消化酶、阿嗪米特等,最好进餐时服用。
药师说说
适量运动
均衡饮食
慢性胃炎患者易反复发作,故不宜随意停药,具体用药周期需根据病情咨询医师或药师,也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sj/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