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炎治疗 >> 慢性胃炎治疗办法 >> 正文 >> 正文

萎缩性胃炎逆转不是难事,用好这张方,管它

来源:胃炎治疗 时间:2024/7/16

千古第一方,93%的人没用好,老胃病有福了,它就是响当当的半夏泻心汤。

《伤寒杂病论》中言“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这句话从字面看,半夏泻心汤的主证一个是呕,一个是肠鸣,一个是心下痞,就是胃这个地方满闷的意思,如今在临床上,这个方子,主要调理的是这三组症状:

第一类:比如说老觉得想吐、嘴里酸水直冒、恶心反胃、打嗝不断,或者是喉咙那儿时不时“呃”一声,这些都算。

第二类:感觉胃那块儿鼓鼓的、闷得慌,摸上去或者吃多了就更难受,有时候吃不对东西,胃里头就拧巴得不行。

第三类:肚子咕噜咕噜响个不停,拉肚子、一天跑好几次厕所,特别是吃了凉的或是天气一冷就这样,对冷食冷饮更是碰都不敢碰

真实案例

患者王某,女性,53岁,她的主要问题是胃脘部持续胀满不适已有三年,平时服用泮托拉唑、四磨汤口服液等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近期症状再次加重,新增了餐后腹痛、口干、口苦,伴有出汗、偶尔恶心欲吐,大便干燥,胃镜复查确认了慢性萎缩性胃炎(C2型)。

我辨证为:胃痞(寒热错杂证)

患者因饮食不慎或情志失调导致脾土受损,痰浊食积内生,邪气直中太阴,郁而化热,寒热错杂,故以平调寒热,降逆消痞为法。

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麸炒苍术,陈皮,酒黄连,大枣,人参,姜厚朴,生半夏,酒黄芩,干姜,炙甘草

(关于用药克数,我必须强调,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各异,中医的治疗原则在于一人一方、辨证施治。因此,我无法提供统一的用药克数。请大家切勿自行随意用药,务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

二诊:患者的胃部胀满、心慌、口干口苦的情况都有所好转,睡觉也比以前踏实,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为了进一步帮助他养血安神、改善睡眠,同时清热去烦,就在原来药方的基础上,加了酸枣仁汤的三分之一剂量。

三诊:患者胃脘部胀满较前进一步缓解,但还是不太想吃东西,小便正常,大便还有点干。其实主要是因为病情长久,导致脾胃功能不好,令消化吸收能力弱,排便也不顺,于是加用生大黄清热通腑,炒三仙健胃消食。

四诊:整个人看起来精神饱满,患者表示胃部的不舒服已经大大减轻,几乎不再心慌,嘴巴干苦的情况也明显好转,吃饭的胃口回来了,晚上睡觉也挺好,大小便都变得规律了。半年后随访,再无复发。

这位患者是中医脾胃病常见的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及升降失常的病机,而半夏泻心汤是经典中的经典,经过多少年、多少病例的考验,只要辨证得当,灵活加减,对付这种老胃病,效果那是相当显著。

比如,如果心烦睡不着觉,可能是因为体内热气太重,就可以加上炒酸枣仁,像酸枣仁汤那样帮助安神降火;如果胃里堵得特别厉害,可以加点木香和厚朴,这两个药能帮助理气消胀;要是湿气很明显,那就加点砂仁和陈皮,它们能去湿气、调理肠胃;便秘严重的话,可以适当加点大黄,这能帮助通便,清理肠道的热毒,不过得小心别用过头了。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复杂,虚证实证都有,为因胃粘膜产生了器质性变化,所以治疗比较棘手,是公认的疑难杂病,目前西医无特效药,中医治疗,整个过程就像是细心照料一块贫瘠的土地,先要除杂草、松土,再施肥浇水,慢慢让它重新变得肥沃,长出好庄稼。最终实现胃粘膜修复,恢复正常功能,达到大家所认为的逆转。

所以你看,中医是能非常好的治疗萎缩性胃炎,那又为什么要拖着呢?

这也让我意识到了,从前那些名医之所以能成名,还是因为是真心善,而现在的诸多医生都被名利掩盖成了假好心,加上一些人的极端言论,让许多患者都丧失了信心。

欢迎进粉丝群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f/9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