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多项研究证实,中国人慢性胃炎的发病率超过60%,其中萎缩性胃炎占1/5。
萎缩性胃炎,曾经被认为是胃癌的前奏,现在是有偏见的。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有一定关系。
依据如下:
1、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活检可导致两种胃粘膜病变的胃癌:结肠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这是公认的事实。
2、萎缩性胃炎在胃癌高发人群中具有较高的萎缩性胃炎发病率。
3、病理检查显示胃癌周围黏膜常见萎缩性病变。
可以说萎缩性胃炎是一种非癌性病变,但在其自然发展的情况下,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胃癌。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采取措施保持病情稳定(很难彻底治愈疾病),以避免癌变的发生。预防萎缩性胃炎癌变(在癌变的情况下,治疗也属于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抗菌治疗:
当今医学界公认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故应首先进行抗菌治疗。
2、口服胃黏膜保护药:
常用的药物有硫糖铝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以保护胃黏膜;胃膜素能在胃内形成膜状物覆盖黏膜面,减少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刺激;叶绿素有促进炎症消退保护胃黏膜的作用;猴菇片能保护胃黏膜。
3、提高胃酸浓度:
萎缩性胃炎常无酸或缺酸(胃癌呈无酸状态),可用胃蛋白酶合剂或稀盐酸合剂;五肽胃泌素小剂量肌内注射,有滋养、保护胃黏膜和促使壁细胞分泌盐酸的作用。
4、服维酶素:
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内解毒酶的活性,抑制癌细胞生长和防止细胞的异常代谢。
5、治疗胆汁反流:
在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时或胃-空肠吻合术后,可因长期胆汁反流而破坏胃黏膜屏障,造成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而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在此情况下可应用胃动力药,防止胆汁反流,从而达到保护胃黏膜的目的。
6、饮食疗法:
胃酸和胆汁返流低的人,应多吃瘦肉、禽肉、鱼、牛奶等高蛋白、低脂饮食,咀嚼要慢,避免暴饮,避免长期饮用浓茶、烈酒(特别是酒精中毒)、咖啡和饮食。味淡、过热、粗糙的食物。
7、消除某些致病诱因:
如戒烟,避免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水杨酸钠、吲哚美辛、保泰松和阿司匹林等),缓解精神紧张,保持情绪乐观,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和增强抗病能力。
8、定期回顾:
萎缩性胃炎伴不完全性结肠型胃粘膜上皮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应定期检查胃镜检查:一般萎缩性胃泌素每3年复查一次,不完全性肠胃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一年一次,中度不典型增生3个月,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10%)应视为癌,可手术切除。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肠胃疾病疑问,可咨询郭老师()▼手指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f/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