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一名30来岁的小伙子,得了胃癌。医生说:“胃里烂得一塌糊涂,癌细胞从胃部转移到了肝脏。”从确诊到离世,不到3个月,医院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
近几年,癌症越来越普遍,患癌的人也越来越多,更为可惜的是80%以上患者发现时已是癌症中晚期。
难道癌症真的毫无预兆吗?不,并不是,癌症的出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在癌前病变就能及时干预直至其继续发展,那么癌症就可以预防。
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到胃癌病发有一个大致的过程:
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正常胃黏膜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颜色是红白相间但以白色为主,当胃黏膜出现上皮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肠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变的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多为上腹痛、腹胀、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胃镜及黏膜活检可以确诊,只要在慢性期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通常不会癌变。
胃癌的前兆当胃部发出这些早期的信号,就必须引起重视:
1、出血:胃癌会伴有出血症状,个别患者在呕吐物中会混有暗红色的血液;胃癌患者大便颜色暗沉,可通过胃镜检查出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2、腹部绞痛:80%的胃癌患者都会有腹部疼痛感,与进食关系不大,时常发生在睡眠时,且有规律的持续性疼痛。
3、厌食、食欲不振:以厌食肉类尤其是肥肉为甚,50%的患者存在原来爱吃肥肉而今突然厌恶的现象。由于胃口大减,病人短期内快速消瘦,疲倦无力。
及时发现癌前病变,能避免癌症发生吗?癌前病变其实是一种病理学的诊断,是一个双向环节,就是说有可能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癌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从癌前病变阶段发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左右的时间,如果能在身体出现癌前病变时,采取及时正确的干预方法,或有可能避免癌症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a/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