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男,59岁。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约10年,经中西药治疗时轻时重,刻下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持续不已,拒按,面色晦滞,纳差,乏力,舌淡暗苔薄白。胃镜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此乃久病不愈,瘀血入络,瘀久生毒,戕害胃体所致。拟活血化瘀,健脾理气。用失笑散合黄芪建中汤加减。药方:蒲黄10g,五灵脂10g,黄芪15g,桂枝15g,炒白芍15g,茯苓10g,炙甘草10g,丹参15g,莪术6g,蒲公英20g,白花蛇舌草20g。水煎服,1日2次。药用2个月,胃脘刺痛缓解,纳差乏力减轻,上方继续调服3个月,已无明显不适,继续服药巩固。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本型多见于慢性萎缩胃炎久治不愈患者,《内经》云:“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由于中虚不运或阳虚鼓动无力,久则瘀阻胃络,胃络失养,损伤胃体,致黏膜萎缩。选失笑散活血祛瘀生新,合黄芪建中汤补虚温中,相辅相成。疼痛较甚者加穿山甲、制乳香、没药;伴有出血者加三七粉、仙鹤草、白及、地榆炭、乌贼骨;气虚阳微者加炮附子、干姜;血脉虚弱者加阿胶、白芍、鸡血藤。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则具有相对的优势,针对每一位患者个体来辨证用药。本病属中医胃痞病的范畴,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临床中多采用清降法、甘平养胃法、益气活血解毒法等,不仅能很好的缓解临床疗效,而且通过临床人体试验证实,部分患者胃黏膜腺体有明确的好转。饮食无规律、经常暴饮暴食或者吃辛辣的食物、生冷的食物,是导致肠胃黏膜受到损伤后发生病变的重要因素。因此,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同样也应该注意做好饮食调理措施。在平时要除了要保持饮食有规律、做到少吃多餐之外,还应该保持饮食清淡和无刺激性。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a/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