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时间长的养殖户,对腺肌胃炎的危害就比较清楚了。
一方面腺肌胃炎会造成鸡不吃,不长,不死。
这样的鸡生长会很缓慢,类似于僵鸡。养鸡就是为了让鸡创造更多经济价值。一旦形成僵鸡,不但不能创造经济价值,还浪费了料,浪费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腺肌胃炎是一个免疫抑制病。
它会造成鸡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弱,鸡更容易生病。发生腺肌胃炎的鸡,表现为法氏囊萎缩,胸腺萎缩,肠道淋巴滤泡肿胀,坏死,肝脏发黄等。
鸡一旦得了腺肌胃炎后,法氏囊,新城疫这些病就很容易发生。如果你经常养鸡,就会发现,得过腺肌胃炎的鸡,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新城疫,法氏囊等症状,这个就是免疫抑制导致的并发症。
鸡的腺肌胃炎危害大,养殖户遇到腺肌胃炎,都是直接上专治腺肌胃炎的药,但是有的时候效果好,有的时候效果却不理想。主要是我们对腺肌胃炎不够了解。现在很多养殖户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腺肌胃炎是一个病,其实这是两个病。鸡有两个胃,一个腺胃,一个肌胃。但是近年来肌胃炎和腺胃炎很多时候同时发生,因此成为腺肌胃炎,实际上是两个病。
腺胃炎主要表现为腺胃水肿,腺胃出血。肌胃炎主要表现为鸡内金糜烂,溃疡。
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有腺胃炎的鸡,一定会有肌胃炎,但是有肌胃炎的鸡,不一定有腺胃炎,这个是需要区分的。
这个误区就是导致我们治疗腺肌胃炎效果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为不对症,所以会出现这样情况。那么腺肌胃炎是怎么来的呢?我把它归结为两方面原因:
先天性,种源性的。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鸡苗问题,鸡苗问题主要分为两个原因。
网状组织内皮增生症
这种病在种鸡上表现为隐形传染,但是会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当刚来的鸡雏出现腺胃水肿,腺胃出血,这样的种鸡是有问题的,这样的腺肌胃炎是很难治疗的,在消炎的同时,需要注意抗病毒。
霉菌毒素
霉菌不会通过种蛋传播,但是霉菌毒素会在种蛋内残留。当种鸡管理不当,霉菌毒素在种鸡体内蓄积,一旦蓄积到一定程度,在孵化过程种,对鸡内金产生危害。
如何判断小鸡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性的腺肌胃炎。
刚到的1日龄鸡雏,在没有吃料喝水以前,解剖并观察鸡内金。正常情况下,现在的鸡内金发育不完全,这是正常的,但是鸡内金上有发黑,出血,这些是不正常的,说明小鸡在孵化的时候已经受到损伤。
种源性的腺肌胃炎控制思路对于先天性的腺肌胃炎,我们很难通过管理来进行控制,因为鸡雏在出壳就形成了,因此要通过用药来控制。
抗病毒
用药物控制,一定要注意抗病毒,例如生物制剂类,转移因子,干扰素等,来控制腺病毒。
控制霉菌
这个时候饲料中的霉菌更容易在肌胃滋生,因此还需要注意防治饲料中的霉变问题。这样就给鸡内金的修复提供时间。
后天性的腺肌胃炎。我认为后天性的腺肌胃炎是由霉菌和霉菌毒素造成的。这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有人说,我的饲料是大厂家的饲料,全价料,怎么会有霉菌毒素?
这个认识是非常错误的,霉菌和霉菌毒素是普通存在于饲料和环境中的。饲料在出产都会经过检测,霉菌和霉菌毒素都是不超标的。但是霉菌毒素是有叠加的,例如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单个检测没有超标,但是进入鸡体后,两者叠加后,就是1+1>2,单个对鸡体不足以造成损伤,但是叠加,对鸡体伤害就会非常大。
另一方面,霉菌是活的,霉菌出厂不超标,但是在运输,储存,饲喂的时候,环境变化,在适宜环境下,霉菌繁殖是非常快的。
夏天的剩饭,过几个小时,味道就会变质,因为夏天高温高湿适合霉菌滋生。我们饲料贮存的环境是不是也是高温高湿,鸡舍里边也是高温高湿,这样的情况下,饲料很容易发霉变质。
饲料一旦发霉变质,鸡吃了危害就会很大。有人会有疑问,我没有在鸡舍看到饲料发霉?
这是因为发霉变质比较轻,肉眼看不出来。如果肉眼都能看到霉变,鸡吃了就可能出现急性中毒,大面积死亡。
霉菌毒素在鸡体内是有蓄积的作用。当霉菌毒素进入血液,体内没有酶可以分解,霉菌毒素就会在各个器官蓄积,特别是肝脏,因为肝脏是解毒器官。当霉菌毒素进入肝脏,肝脏识别出毒素,但是又不能分解,就会把霉菌毒素拦在肝脏内。久而久之,会造成霉菌毒素的慢性肝中毒,造成肝脏肿胀,发黄。
霉菌毒素对鸡内金的伤害,也是蓄积。鸡雏的鸡内金发育不完善,会有一些小裂口,这些裂口就会给霉菌滋生提供环境,当霉菌开始滋生,就会造成肌胃的溃疡,糜烂。这个时候肌胃炎初步症状就形成了。
随着鸡不断采食含有霉菌的饲料,肌胃炎表现就会越来越明显。胃的蠕动,溃疡会造成疼痛,采食量就始终上不去。
霉菌和霉菌毒素造成的后天性肌胃炎,在7天左右会表现出端倪,从粪便,采食,精神上可以观察出症状。
再加上现在习惯在7天做疫苗,鸡受到应激,就会发生肌胃炎。
后天性的腺肌胃炎主要是霉菌造成的,因此我们通过两个方面入手来控制腺肌胃炎。1提高鸡自身对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抵抗力。
首先是健胃,让鸡内金快速发育,这个是很关键的。鸡的肌胃的角质层很硬,主要功能就是磨碎食物,再加上腺胃分泌的酶,混合消化后方便肠道吸收。现在的饲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肌胃的蠕动和磨碎的功能逐渐退化,小鸡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开始,加入玉米渗子,斤加入2斤,这样对营养组方影响不大,但是却能让鸡的肌胃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使鸡的鸡内金抵抗能力提升。这就是关键的生料健胃。
饲喂方式:
饲喂方式主要使稍微勤添,减少饲料在鸡舍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霉菌毒素的影响。尽量避免加一次料,吃三天的情况。
控料净槽:
10天前的控料净槽和10天以后的控料净槽是不一样的。
10天以前的小鸡肝脏和肠道发育不完善,控料时间过长,会造成低血糖,这个使用鸡的死亡率会非常高。特别是有腺肌胃炎,球虫,肠毒感染的鸡,表现的更明显,死亡率很高。一般净槽控料1个小时。加料前把剩余的料渣清理掉,这些饲料可能已经霉变。
10天以后的鸡,肝脏和肠道逐渐发育完善,控料时间逐渐可以加长。控料可以达到2~6个小时。
鸡是越控越能吃,很多人都是鸡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前期经常喂超。这样也是存在问题的,鸡吃的太多,消化不好,就容易过料。因此在控料的时候还需要限料。
不但要限制吃料时间,还要限制吃料数量,不要超料。超料多,前期生长快,就会抵抗力下降多,后期很容易出问题。就是所谓前期养的好,后期养不成。
通过控料和限料,可以减少饲料在鸡舍存在时间,从而减少霉菌滋生,降低鸡发生肌胃炎的情况。
通过环境控制减少腺肌胃炎发生:
一般冬天腺肌胃炎轻,夏秋季节发生多,这个季节高温多雨,湿热环境,腺肌胃炎高发。这种环境,霉菌容易滋生。
因此要加强通风,从第二日龄开始,开始注意通风,排除湿气,进入新鲜空气,从而降低腺肌胃炎发生。
硫酸铜的使用:
小鸡时候,用硫酸铜溶液对鸡舍进行消毒,鸡的网床,地面,墙壁等,杀灭环境中的霉菌。
用硫酸铜溶液,对料槽,水壶定期清洗,控制环境中的霉菌。
硫酸铜溶液在大鸡的时候,定期饮水,控制体内霉菌。
药物预防:
主要涉及用药时机,合适时间,根据我的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在第8天左右用效果最好,因为前7天,鸡内金还没有形成明显溃疡,用药浪费,而且20天以后很容易复发,我们现在对于肌胃炎的防治用缤创农牧消食平胃散和菌剂,纯中药防治,对鸡的腺肌胃炎防治一线反馈效果比较好。
当我们明白鸡群发生腺肌胃炎的原因的时候,同时结合鸡群状态,日龄和解剖再来对症用药就好控制很多了。
禽病咨询
往期阅读:
突然降温对鸡群的影响:简单的大肠杆菌,却很难控制
一线兽医经验:这些兽药根本不用投
最近鸡拉白色稀粪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a/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