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阅读本文时可小酌一杯。
导读:
1、黄酒的历史
2、黄酒的原料和工艺
3、黄酒的功效
4、关于黄酒的常见问题
5、常笑健康温馨提示:黄酒应该怎么喝
很多人喜欢睡前小酌一杯葡萄酒,助睡眠、抗衰老。其实,中国传统的黄酒在保养方面不输于葡萄酒。
与葡萄酒、啤酒一样,中国的黄酒也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黄酒源于中国,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至20%,属于低度酿造酒。
如果你对葡萄酒、清酒这样,精彩细腻的风味佳品感兴趣,那么我们祖先千锤百炼的黄酒也不能不了解,你将发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黄酒的历史
如果从文献记载来说,我们的《周礼》《黄帝内经》都有记载黄酒的酿造。《周礼》里更是详细记载了黄酒的酿造要素和有关的法律规定。
七千年前,人类就以稻谷为原料,开始了最初酿酒的尝试。沧海桑田,随着我们工艺的逐步进步完善,黄酒在华夏大地上脱颖而出,在中华文化里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李白的“玉碗盛来琥珀光”,还是兰亭集序的“曲水流觞”,再到《红楼梦》中的玲琅满目,黄酒一直伴随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很长历史阶段里,黄酒都占据这中国酒行业的主导位置。
南方的糯米黄酒,北方的黍米黄酒,山东、湖北等地的大米黄酒,福建、江浙的红曲黄酒都独具风土特色,是历史悠久的佳作。
直到明清时,由于工艺革新,南方黄酒销量逐渐上升,成为中国最主流的黄酒,而其中佼佼者,又以绍兴黄酒最为有名。
聊黄酒,绕不过绍兴
因为传统工艺,古时绍兴黄酒稍有品质不佳或者勾兑掺杂就容易在运输途中发酸劣化,因此最难造假。
最佳的绍兴黄酒不仅品质稳定,而且风味醇厚,如《随园食单》介绍:“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故绍兴酒,不过五年者不可饮,参水者亦不能过五年。余党称绍兴为名士,烧酒为光棍。”清朝时,绍酒风行天下。
黄酒的原料和工艺
我们从绍兴黄酒入手,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黄酒的主要特色。以绍兴黄酒为列,黄酒主要原料可以分为四类:糯米、水、麦曲、酒药。
米:中国南方普遍以糯米为黄酒的主要原料。糯米质地软,酒中残留的糖分更多,天然酒精度更高,酿成的酒风味也更甘甜。
最适合酿酒的米种为蜡白圆润糯米,其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脂肪含量低,杂质含量少,心白(米粒中心呈乳白色而不透明部分)比率高。
水:水质对黄酒的风味影响非常大,品质最佳的黄酒,通常都依赖产地附近的优质天然水源。
麦曲:麦曲是破碎后压紧的小麦粒方形砖块。在特定的条件下培养的麦曲富含水解淀粉的微生物,能让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份,为发酵做准备。通常这要用红皮硬质小麦制作。
酒药:是酿酒所需的酵母和酵母营养物。绍兴黄酒的酒药由新鲜早籼米和辣蓼草粉加水调和而成。辣蓼草是绍兴本地生野生植物,含有丰富的酵母和霉菌生长素。
辣蓼草一般从头伏天开始采集,从小暑到大暑制作酒药,最晚不过白露。经验丰富的老技工在制作酒药时,能将微生物繁殖环境调节到最佳状态,为酵母和霉菌提供良好的条件。
酿酒工艺
虽然眼下市场上主流仍以工业生产为主,但传统手工黄酒正逐步回归。这些风味醇厚的传统黄酒在冬天酿造,发酵更慢,拥有更多的风味。
通常说来,传统的黄酒酿造一般会经历“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再发酵-压榨-煎酒-封坛”等一系列过程。
夏天是准备酒药、酒曲等原材料的好时机,而正式投料开酿要到立冬。冬至后的第一天是开始,经历“九九八十一天”,到惊蛰刚好酒醅发酵成熟可以压榨煎酒封坛入库。
尤其在发酵时,有开耙环节,需要有经验的开耙师傅(酒头脑)在半夜两点半,用耙子或手来感受发酵程度,调整温度和状态。煎酒完毕后用河泥、荷叶封坛,装在产自诸暨的陶坛中放在露天进行后发酵的陈酿。
要酿出好的黄酒,不仅需要好的自然条件,更需要发挥人的积极作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最终呈现出来的品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也处处体现着“天人共酿”的中国哲学。
黄酒的功效
1、抗衰老
不同于其他的酒精饮品,在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组成的“四大家族”中,黄酒中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经过研究发现,女性在平时适量的饮用黄酒,可起到美容的作用,而且如果能够长期坚持饮用的话,还能起到抗衰老的功效。
2、保护心脏
黄酒中已检测出的无机盐有18种之多,包括钙、镁、钾、磷等常量元素和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镁既是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呼吸酶系统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也是维护肌肉神经兴奋性和心脏正常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所必需的。
3、活血驱寒
我国中医指出,黄酒具有活血祛寒以及通经活络的功效,因此在平时经常感觉到手脚冰凉的患者可以适量多喝。既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同时还能帮助这类人群有效的起到抵御寒冷的刺激,从而预防感冒的作用。
但在饮用黄酒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一点,虽然说黄酒中的酒精度数非常的低,但如果过量饮用的话同样会出现醉酒的情况。因此在饮用时必须要注意适度,一般以每餐-克为宜。
4、促进食欲
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锌时,食欲、味觉都会减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黄酒中锌含量不少,如每毫升绍兴元红黄酒含锌0.85毫克。所以饮用黄酒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5、补充氨基酸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中8中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6、促进子宫收缩
我国民间将黄酒又称之为米酒,是水谷之精,因此性质属热。对于一些刚刚生产完的产妇而言,少量饮用此酒可祛风活血、避邪逐秽,同时还有利于恶露的排出、促进子宫收缩,特别是对产后受风等有舒经活络之用。
因此,客家人常把黄酒作为客家女人的月子酒。将黄酒、冰糖伴以阿胶炖化服用,主要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经水不止、妊娠出血及产后虚弱。另一种做法是:将上述三者再加入适量红枣、核桃仁、黑芝麻等炖化服用,对男子身体虚弱、贫血性心悸、头晕、气急疗效较好,也能改善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状。
在黄酒中放入桂圆或荔枝、红枣、核桃、人参同煮,不仅味美,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益补气血功效。
7、客家女人的月子酒
在辅助医疗方面,黄酒不同的饮用方法有着不同的疗效作用。例如凉喝黄酒,有消食化积、镇静的作用,对消化不良、厌食、心跳过速、烦躁等有显著的疗效。烫热喝的黄酒,能驱寒怯湿,对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及跌打损伤患者有益。
8、辅助医疗
在辅助医疗方面,黄酒不同的饮用方法有着不同的疗效作用。例如凉喝黄酒,有消食化积、镇静的作用,对消化不良、厌食、心跳过速、烦躁等有显著的疗效。烫热喝的黄酒,能驱寒怯湿,对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及跌打损伤患者有益。
关于黄酒的常见问题
黄酒酒标上的年份,是陈年时间吗?
并不是所有的黄酒都标注陈年时间。
市面上常见的量产工业黄酒,瓶身上标注的“3年陈”,“8年陈”等字样代表这瓶酒勾兑的平均年份,用不同年份的黄酒按比例加以组合均衡品质。
法律上,标注3年及以上的黄酒,应以优质酒为基酒,其中所标注酒龄的基酒不低于50%。比如“8年陈”的黄酒,8年以上的基酒必须超过一半才行。
除此以外,一些高端黄酒则更像葡萄酒,以当年的年份作为标注,不再进行混合。
黄酒颜色越深越好吗?
黄酒的天然色泽受陈年影响,1-2年的黄酒通常是非常淡的黄色,随着陈年越来越深。但如今市面上的黄酒基本呈褐色,这是后期添加焦糖调色的结果。
虽然如今有些高端黄酒开始恢复古法,保持原色。但因为目前法律对此未做强制规定,可以说目前黄酒的颜色并不直接反应陈年时间。
喝黄酒要加姜丝话梅吗?
虽然加料加热的喝法非常风靡,但上等的黄酒仍应纯饮。而大家熟悉的“加姜丝话梅”,其实最早源自台湾。
当年远渡台湾的绍兴人,因乡愁难抑,在台湾试酿黄酒。但无奈风土不适,品质不佳,才有了这种加话梅姜丝调味的喝法,只是为了掩盖瑕疵。后来居然又从台湾传回了大陆,反而风靡起来了。
常笑健康温馨提示
黄酒应该怎么喝
温饮
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一般,冬天盛行温饮。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
冰镇
在年轻人中盛行一种冰黄酒的喝法,尤其在我国香港及日本,流行黄酒加冰后饮用。自制冰镇黄酒,可以从超市买来黄酒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温控冰箱,温度控制在3℃左右为宜。饮时再在杯中放几块冰,口感更好。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在酒中放入话梅、柠檬等,或兑些雪碧、可乐、果汁。有消暑、促进食欲的功效。
佐餐
黄酒在我国的菜谱之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调味品。通常情况下,黄酒比较适合搭配一些蔬菜类或者海蜇皮这些冷盘;除此之外,也可以作为一种加饭酒,和一些肉类还有大闸蟹等等配合。
大闸蟹性寒,很多寒性体质的人不敢过多食用。而这时大闸蟹搭配上黄酒,就可以减轻或消除吃完后的不适感。一来因为黄酒性温,与性寒的大闸蟹形成互补。二来则是因为黄酒中丰富的氨基酸和酯类物质最能祛除蟹的腥味,增加蟹在口中的鲜美感觉。
虽说黄酒好处多,但也有一些禁忌人群:孕妇、儿童、肝病患者、患有慢性胃炎患者、泌尿系结石患者,不建议饮用黄酒哦。
更
多
精
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a/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