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流感高发时期,有个朋友近日感冒了,咽痒,干咳,尤其到了晚上咳得不能入睡,还影响到家人休息。消炎感冒药吃了一大堆,排队打点滴也打了不少天,还是越咳越厉害,拍胸片、验血又没查出什么毛病。后来,经人介绍去看了中医,5帖中药还没吃完就全好了。或许是凑巧,本来算算病程也快好了,但类似朋友这样的例子很多。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在某些疾病上的治疗比西医更有效,尤其对肝炎、肾炎、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胃炎、肺气肿、贫血、糖尿病及老年期的消化、内分泌、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慢性疾病有相当好的效果。
了解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门经验医学,与西医相比,对许多疾病具有独到见解,也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有些慢性病确切得到了疗效。那么,哪些疾病适宜看中医呢?依笔者看来,中医药治八类疾病有优势。
功能性疾病
1许多人自觉身体不适,出现头晕目眩、乏力、心悸、盗汗、失眠、健忘、肢麻、便秘、腹泻等症状,但经西医化验、透视、拍片等检查后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这时宜看中医。
病毒感染性疾病
2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治疗没多大效果,而采用中医“扶正祛邪”的方法效果明显。中医药在“非典”和流感的防治中发挥的作用,就证实了这一点。
妇科疾病
3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等妇科疾病宜看中医。对这类疾病,西医往往采用激素疗法,不仅有副作用且容易复发,而中医治疗较安全,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给孕产妇、婴儿带来的危害,采用健脾、固肾、调气血等方剂,往往能药到病除。
儿科疾病
4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患病时,不仅幼儿无法表述病情,家长也很难准确地陈述病况,而中医儿科可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加上现代化的化验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可准确诊断病情,并对症下药。对小儿的消化不良、哮喘、遗尿、厌食、贫血等疾病,中医药能达到治疗和强身的双重作用。
慢性病、老年病的防治和康复
5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诊疗时特别注意根据脏腑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人体各脏腑的功能平衡,进行辨证论治,对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中风后遗症、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耳目失聪等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疑难杂症
6中医治疗肿瘤是从整体提高人体的综合抗病能力与机体恢复能力,减少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减少放疗、化疗的副作用,增强其疗效。再如,对阳痿、遗精、神经官能症、面瘫、麻痹、脱发、牛皮癣、白癜风等疑难疾病,看中医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对西药过敏的人所患疾病
7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与人类寻找食物的过程密切相关,所以有药食同源一说。对西药有过敏反应的人所患的疾病,用中医药治疗有明显优势。
大病初愈
8大病一场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体虚症状。此时,采用中医药治疗,能使患者较快地恢复健康。
结语此外,对精神疾病、皮肤病当中部分疾病的治疗,中医药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另外,还是老调重谈一下:流感高发期间,减少感染机率是首选。请年老体弱者尽量少出门,若无法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务必提前戴好口罩,勤洗手。医院是交叉感染的重灾区,轻型流感请在家自动隔离。中医认为,孩子是纯阳之体,自愈能力极其强大,来得快去得也快。在家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和饮食,若精神不萎靡,胃口尚可,即便发高烧也不怕。不医院跑,大量喝温开水,对症退烧缓解感冒症状,一旦出现胸医院。切记:医院不是保险箱!医生不是万能的!你对疾病的恐医院就能完全消除的。说到底,你内心的安全感只有你自己能给!言尽于此,听不听在你,说不说在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a/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