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
Dec.13,
成肇仁伤寒心悟第6期
慢性胃炎虽为西医病名,但大致与中医的痞满、胃痛、腹痛等病相类似,中医经方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独到,疗效显著。
普通高等院校教材《伤寒论》第二版主编成肇仁教授从医执教40余年,学验俱丰,临证善用经方加减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效果显著。
对于慢性胃炎,成师也有独到的经验,现将其验案分享于下,供同道学习交流。根据不同证型,分三期讲解。
(一)脾胃虚弱型
宋某,女,33岁,年7月31日初诊。
诉胃脘胀痛不适一年,尤以午后为甚,伴嗳气,头昏乏力,经期提前而量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藿香10克,厚朴10克,丹参15克,白芍15克,元胡12克,广木香6克,焦三仙各15克,砂仁6克,苡米15克,扁豆10克,炙草6克。
按
患者本因脾胃虚弱,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濡养,所以头昏乏力。脾主统血,脾虚不固则经期提前而量多,胃气不和则嗳气频频,舌脉之象亦提示其虚象。脾失健运,脾胃失调,气血不和,产生不适。
治以健运脾胃,兼理气和血。以香砂六君子,理气健脾,补后天之本。病久入络,多有血瘀之嫌,另外土虚木乘,用丹参、白芍、元胡入络理气和血,又能柔肝。焦三仙消滞助脾,妙在藿香、厚朴、法夏、茯苓、苡米、扁豆等药,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易致内湿,况时值夏日,夏多暑湿,尤易内湿与外湿相合,故用上药健脾消暑祛湿,实为中医天人整体观的最好体现。这也是病人为何午后痛甚的缘由所在,湿邪困遏,午后阳明经旺之时,邪正斗争,所以为甚。后以本方加减治愈。
临床上兼胃热者,多加蒲公英、黄连等以清热;兼气滞者,可加佛手、郁金等理气之品;见中气下陷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兼湿热者,视湿热轻重酌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或三仁汤加减。
此类病虽以脾胃虚弱为主,但常夹杂湿热、痰湿、气滞等,故不可纯用补益,常须虚实兼顾,补泻相宜,方能事半功倍。
名医风采
成肇仁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经方应用研究所所长、湖北省老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仲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政协第八届、九届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
往期精彩:
○成肇仁教授伤寒心悟
柴胡桂枝汤加减疗发热
○成肇仁教授伤寒心悟
经方治疗腹胀痛案三则
○成肇仁教授医案
重用西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案
○成肇仁教授伤寒心悟
应用血府逐瘀汤经验
○成肇仁伤寒心悟
小柴胡汤妙用(二)
○成肇仁教授伤寒心悟
小柴胡汤妙用治头痛咳嗽
?
更多病案分析,敬请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看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a/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