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脘穴是治疗胃病的专家,一点也不为过。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我们的胸骨下端,和肚脐线连接的中间,也就是脐中上4寸处。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中医按摩师更喜欢称中脘穴为胃的“灵魂腧穴”。1.帮助消化按摩中脘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化作用,中医方面认为起到消食导滞还有疏肝养胃的作用。日常暴饮暴食或者是积食之后按摩或者针灸中脘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2.治疗肠胃疾病除了能够帮助肠胃消化之外,按摩中脘穴还具有治疗多种肠胃疾病的作用。例如身体出现腹痛、胃痛、腹胀还有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胃扩张或者是黄疸的情况,按摩中脘穴能够很好的缓解身体不适情况。3..消除水肿和眼袋肠胃是身体的消化所在,其中所含有的消化功能除了消化营养之外,对于水分的运转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人的脾胃功能比较差,这就导致身体出现脸部以及眼睛发肿的情况,这都是属于脾胃的管理范围。所以说,按摩中脘穴能够消除眼袋,同时还具有去除水肿的作用。4.美容、延缓衰老中医上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经常坚持按摩中脘穴能够使脾胃功能良好,气血充足令皮肤看起来更加的红润,气色也会越来越好。经常按摩中脘穴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消化以及促进气血的作用,不仅能够令脸色越来越好,同时还能够缓解身体衰老。中脘穴的按摩操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随时都可以进行。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不过要提醒大家,就是按摩中脘穴的最佳时间为饭后半小时,且按摩时力度不可太大,防止出现疼痛和恶心等症状。一个影响女性一辈子的穴位:三阴交穴的位置:在小腿内侧,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关节内侧,四个手指并拢,沿着足内踝尖(脚内侧内踝骨最高点)向上另一侧对应的点,也就是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就是三阴交穴位。即: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在脚踝处的交叉点。按摩三阴交穴的功效:1.缓解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胀,大便溏泄、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肝脾肿大、腹水浮肿、肝炎、胆囊炎等;2.缓解治疗肾炎、尿路感染、尿潴留、尿失禁、乳糜尿、疝气等;3.保养子宫和卵巢、改善性冷淡,缓解治疗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带下、阴道炎、盆腔炎、前阴瘙痒、胎位异常、子宫下垂、难产、阴挺、经闭、不孕、遗精、阳萎、阴茎痛等;4.缓解治疗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失眠等;5.缓解治疗高血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6.缓解治疗膝、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糖尿病、脚气、更年期综合症等;7.紧致脸部肌肉、去斑、去皱、祛痘,调治肌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按摩三阴交穴的时间表:1.每天11时,按揉20分钟,对治疗各种皮疹大有裨益;2.每天11~13时,按揉20分钟,对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3.每天下午17时到晚上19时,用力按揉各15分钟,具有促进子宫和卵巢血运畅通的功效,可防治各种妇科病;4.每天晚上21时左右,按揉各20分钟,具有健脾、收紧脸部皮肤、防止双下巴的功效;5.每天晚上21时至23时,按揉15分钟,具有调经、祛斑、祛痘、除皱等功效。一般来说,坚持按揉一个月就能看到明显效果。温馨提示:月经期和怀孕期间,绝对不可揉按三阴交穴位!针对女性月经的问题,比如说:痛经,或者是女性月经的颜色、周期发生问题的时候(特别是经期症状很明显的时候),在经前一周左右进行按摩三阴交。(经前的治疗是特别关键的时期)
国颐堂-内病外治的倡导者和领导品牌,详情请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a/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