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炎治疗 >> 慢性胃炎治疗医院 >> 正文 >> 正文

记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的故事王道坤教授

来源:胃炎治疗 时间:2021-10-2
新疆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03781.html

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小编导读:

轻松的周末又一次如期而至,不知道朋友们是如何安排你们的周末时光呢~是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和朋友相约去逛街购物;是依旧在学习中医的路途上奔波;还是在某个安静的书店安逸的度过呢~~不管是那种,祝愿大家都有个好心情!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中医人的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记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的故事

——王道坤教授

王道坤教授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和顺县。自幼聪颖好学,勤奋上进,深感家乡父老乡亲遭受疾病缠绕的痛苦,决定矢志学医,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在校得到诸多名医的教诲和指点,学习成绩优异,中医功底扎实。

年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与夫人尹婉如老师一起来到当时最艰苦的大西北酒泉地区金塔县大庄子卫生院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他牢记“大医精诚”古训,秉承杏林遗风,对医技精益求精,对患者满腔热情,他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上,一门心思干工作,对工作是无比狂热。参加工作的第2年,他被调到金塔县城去当老师。在生产指挥部办公室,他看到一个五岁双下肢截瘫的小孩叫寿娃,是生产指挥部一位员工李春江家的小孩,十分可怜。当时询问情况之后,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当着指挥部主任的面说:“孩子可以通过扎针恢复”,在场的指挥部主任斜着眼看他说:“小伙子,你不要吹了,我已经到上海、北京、兰州好多城市跑遍了,都治不好,你能治好吗?要能治好的话我给你挂匾。但如果治不好,看你怎么收场?”当时他坚定的说:“我相信老师教给我的办法,我相信能治好他,让他站起来。”事后,他和孩子的父亲及爷爷商量给小寿娃采取针灸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的方式。当时他清楚地记得,北中医的陈佑邦老师讲针灸的时候说过,对截瘫病人要开四关,使全身的气血流通,就会治好。他当时就采用开四关的方法,也就是扎合谷、太冲、环跳,足三里穴。配合口服桂枝汤加味,经过四十多天的治疗,小寿娃开始能扶着桌子走动了。又坚持治疗两个月后,小寿娃居然能独立行走了。生产指挥部主任虽然到现在也没有送匾,但他当时确实服气了。时隔30年后的今天,李寿娃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交通警察了。前些年王教授到酒泉地区金塔县调研时,李寿娃和他的父亲闻讯赶到招待所看望王教授,一起高兴地合影留念,仍十分感谢王教授当年的恩情。在酒泉的那些年,春天,他背着药箱走村串户,进行巡回医疗;秋天他汗流浃背的和社员们一起割麦......。就这样,一干就是15年,成为了当时酒泉地区的名中医。

年作为中医界骨干精英被选调到甘肃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医疗与科研工作,筹建成立了中国医学史与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同时担任教研室主任,作为同学们的老师,他也不辱教育的神圣使命,甘当人梯、辛勤耕耘、诲人不倦、“玉汝于成”,三尺讲台演绎着他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美好年华挥洒在这三尺讲台上,无数的中医学子,从王老师的讲课中获益,听过王老师讲课的学生,无不激发出学习中医的高昂热情,在甘肃中医学院,王教授先后培养研究生,博士生和带徒60余人,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中医领域的骨干,分布全国,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年,他把一片真情送给甘肃中医学院的莘莘学子,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10万元设立“王道坤英才奖学金”,这是王道坤教授作为中医药学界大家和长者风范的集中体现,是对广大学生的关爱和鼓励,更是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从医50年来,王教授从来没有间断过临床实践,他精湛的医术与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密不可分,由于理论功底扎实,临证经验丰富,王教授在省内外的医疗威望很高,各地患者前来求诊,医名远播。自年开始,王教授每诊治1位患者都要记载并保存“五诊”病历处方,50年来积累的纸质病历处方摞起来比三层楼还高,之后改用电子病历保存。现在,以至古稀之年的他,仍1周坚持上5次门诊,为前来就诊的广大患者服务。甘肃省的胃癌发生率全国居首,王教授秉承中医“治未病”思想,力倡积极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癌前疾病作为重点,以“望闻问切查”五诊合参,十纲辨证,总结出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的因机证治规律,创拟化瘀消痞汤、辛香通络汤等有效方药,屡现奇效,其所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案已作为省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为维护基层群众健康做出了贡献。更体现出一名真正的名老中医对中医药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践行着“医本仁术”的誓言。

王道坤教授虽出身平凡,但将毕生奉献于中医药事业,勤奋严谨,救死扶伤,从一名基层医生,一步步成长为全国知名中医内科专家,为甘肃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奉献一生,其精神令人敬佩。的确,他是一名真正的名中医!

甘肃中医药大学—王韶康、殷世鹏、段永强整理

名医名方

王道坤,男,年出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导,首批甘肃省名中医,全国第三、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中医临床特聘专家。从事医、教、研近50年,临证中既善攻邪,又娴扶正。对伤寒、易水、温补学派研究颇深。发掘敦煌医方而研制成的“萎胃灵”系列纯中药制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主要著作有:《医宗真髓》、《决生死秘要》及《新脾胃论》等。

化瘀消痞汤

组成:枳实12g,黄连6g,半夏曲15g,黄芪12g,党参12g,茯苓12g,白术15g,麦芽12g,干姜6g,厚朴10g,三七粉(冲服)6g,全虫粉(冲服)3g。

功能:益气健脾,化瘀消痞。

主治:胃痞病。对由于血瘀痞结,脾虚食滞,气机阻滞所致的胃痞病而症见胃脘胀满或胀痛,不欲饮食,食入不化,嗳气频作,身体懒倦,形瘦多梦,舌下静脉迂曲怒张,右手关脉弦等。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方解:《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王道坤认为:“若痞结日久,脾气大衰,运血无力,血行瘀滞”。故在枳实消痞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创立该方。气机升降失常,客于胸胃之间,与有形之痰血饮食搏结一处为患。故方中以黄连、干姜并用,辛开苦降,无论寒热之邪,皆可开泄,二味实为治痞之主药。然痞结于中焦,气机阻滞,必渐与痰食交阻,故以枳实破气,厚朴散湿,麦芽化食,久必痰瘀互结,故用半夏化痰,三七粉及全虫粉化瘀通络。“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以四君子汤加黄芪补气健脾。纵观全方,消补兼施,寒热并用,气血并调,共奏益气健脾、化瘀消痞之功。

临证加减:若得冷食胃痛加重,口流清涎,四肢不温,宜加大干姜用量,加肉桂粉以振奋中焦阳气;若大便稀溏,舌苔腻,加大茯苓用量,加苍术以化湿;若口苦,舌苔转黄,宜佐蒲公英、黄芩以苦寒泄热。

按语:本方所主治之胃痞病,近似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此类疾病病情顽固,病程较长,王教授认为本病在治疗上,3个月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应劝告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平素饮食宜规律,切忌饥饱无度,应选择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进食宜细嚼慢咽,忌浓茶、烟酒、咖啡等。嘱患者舒畅情志,勿忧愁恼怒。

验案举隅:

刘某某,男,29岁,年11月22日初诊。反复胃脘胀满2年余,时有胃脘隐痛或刺痛,伴嗳气频作,反酸,神疲乏力,时有口苦。纳少,不敢多食,眠浅易醒,大便夹有食物残渣,1-4次/d。舌淡红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舌下静脉中度迂曲怒张;脉沉细。年11月21日外院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窦轻度)伴增生、糜烂。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病;辨证:脾气虚弱,痰凝血瘀。选用化瘀消痞汤加味,方药:麸炒白术15g,党参15g,干姜6g,枳实15g,茯苓15g,半夏15g,黄连6g,鸡内金10g,焦六神曲15g,三七粉(冲服)6g,厚朴30g,海螵蛸30g,浙贝母15g,三棱12g,莪术12g,生姜(自备)3片,大枣(自备)3枚,21剂,水煎分服,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服。医嘱:不宜过饱,忌食生冷辛辣刺激之品,注意保暖,适寒热。

二诊(年12月15日):胃脘胀满及隐痛减轻,仍嗳气,食后易反酸,口干喜饮,纳少,不敢多食,消瘦乏力,眠浅易醒,大便夹有食物残渣,1次/d,舌脉如前。守方改茯苓为30g,改鸡内金为20g加强益气健脾、消食导滞之力;改海螵蛸为40g,改浙贝母为20g加强和胃制酸之功;加当归12g以期养血活血。继服21剂。

三诊(年1月12日):胃脘胀满及隐痛明显减轻,现偶有反酸,仍时有乏力。食纳可,不敢多食,睡眠可,大便调。舌淡红略胖边有齿痕,苔白,舌下静脉轻度迂曲怒张;脉沉细。守方改三七粉12g,改当归为15g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功。继服21剂。

四诊(年3月31日):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脉如前。年3月29日外院胃镜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原方继服30剂,以巩固疗效。嘱其慎饮食,畅情志,避免复发,并于6月—12月后再次复查胃镜。

按语:《证治汇补·痞满》云:“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浊气夹痰,不能运化为患。”本案患者脾气虚弱,气机阻滞,则现胃脘胀满,不能充精养神而致神疲乏力;化津乏源,津液不能上呈于口,则现口苦;运化失司,故大便中夹有食物残渣;痰凝血瘀则现胃脘隐痛或刺痛,舌苔白腻,舌下静脉迂曲怒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现嗳气反酸,胃不和则卧不安;故选用化瘀消痞汤加味,方中用党参、麸炒白术、干姜、茯苓等温补脾胃元气,枳实、厚朴、半夏、黄连消痞化痰,三七粉活血化瘀通络,海螵蛸、浙贝母和胃制酸,三棱、莪术、鸡内金消积止痛。药证相符,疗效显著。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甘肃中医药大学—王韶康、殷世鹏、段永强整理)

不知道看完这位中医前辈的故事您有何感想呢?欢迎各位在我们的评论区交流您的感想~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另外小编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为传承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升中医师的临床水平,推动解决各区域中医发展水平不均衡问题,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中国中医药报社定于年12月22日—24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医名师、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和研习班暨全国名老中医王道坤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传承学习班”。本次培训班由中国中医药报社、甘肃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王道坤名医工作室、甘医院承办;兰州佛慈养生堂健康医药有限公司、兰州平安堂胃肠病研究所协办。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详细情况,请戳~~~

关于举办“国医名师、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和研习班暨全国名老中医王道坤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传承学习班”的通知

申版权明:由中医杂谈编辑部编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审:彭家大小姐

编辑:张珊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yy/7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