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
牙膏,每人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用品。但是有很多家庭都是一家人共用一支牙膏。可你知道吗?如果其中一人感冒或患有口腔疾病,刷牙时,病毒、细菌很容易残留在牙刷毛缝中,挤牙膏时,牙膏口与牙刷接触,又会将病毒、细菌传播到其他人的牙刷上。因此,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牙膏。
一管牙膏不要用太久,因为牙膏使用时间越久,暴露在空气中的机会就越多,与牙刷的接触频率就越高,接触细菌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口腔专家建议,牙刷应该每三个月换一次,虽然对牙膏的更换时间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牙膏的使用时间也不宜太长,最好勤换。
牙膏种类最好换着用。目前牙膏的种类琳琅满目,大致可分为普通牙膏、药物牙膏与含氟牙膏三大类。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有口腔保健作用的药物或防龋功效的氟化物,就变成药物牙膏和含氟牙膏。每个人要根据自己口腔特点和需要来选择,应该尽量换着使用不同的牙膏,这样,就能发挥不同牙膏多方面的功效,从而维护口腔健康。
沐浴球
沐浴球的内部总是很潮湿,容易滋生很多细菌。且沐浴球直接接触皮肤,上面沾染的皮屑也会导致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因此,共用沐浴球可能会感染如痤疮、灰指甲等皮肤病。
化妆品
商场或药房中的大多数化妆品样品的细菌含量很高,污染物范围从金葡菌到大肠杆菌。唇膏、睫毛膏之类的化妆品大多含有防腐剂,本身具有杀菌作用,共享一般较为安全。但是使用者若患红眼病、流感等传染病,就不能共用了。
指甲刀
修理指甲时,如果不慎弄破皮肤,共用指甲刀就可能感染通过血液传染的病菌,如疣和真菌等。建议使用修甲工具后最好用酒精消毒。
毛巾
旧毛巾上都有一股怪味道,其实那就是细菌、真菌和霉菌的代谢物造成的。挂在潮湿浴室中的毛巾更容易滋生细菌,共用可能传染一些皮肤疾病。使用毛巾时要注意:
用完毛巾后,就要把毛巾晾干,以免毛巾发霉,尤其是浴巾。
如果浴室内有窗户,白天最好打开并拉开窗帘加以通风、让阳光晒进来,藉此可避免毛巾晾着还发霉的情况。再者毛巾尽量不要阴干、要让阳光曝晒才有杀菌的作用,也才不会有味道。
许多人一般人会将毛巾用到破了变黄了才更换,其实是不对的。所以建议平时最好同时淮备二到三条的毛巾替换使用,最好三个月左右换一条新毛巾,而且每周最好用热水烫毛巾一次,确保毛巾干净没霉斑。
剃须刀
剃须刀极易划破皮肤,沾染血液,共用很容易传播乙肝、丙肝病毒。凡容易见血的物品都不宜共用,使用后要注意消毒。对于剃须刀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经常清洗刀头,但在清洗时特别注意不要让刀片受到伤害。可以使用毛刷顺着刀片清除毛屑,再喷上清洁消毒润滑剂,使刀锋保持锐利;
刀头要和皮肤贴近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使用时,剃须刀和皮肤的角度最好保持九十度,让刀头能够无阻碍地接近胡子,以达到最好的剃须效果;
最常见的刀头清理方式是使用清水冲洗。在使用清水冲洗时,剃须刀机体最好不要碰到水,以免发生机件故障。如果你使用的产品是干湿两用型,底座部份仍然不要接触到水,以免损坏马达;
请不要使用电刀不足的电动剃须刀,勉强使用会让电动剃须刀的马达内部耗损。
筷子
围桌共食、相互夹菜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习惯。一盘菜,被无数双筷子夹来夹去,送进嘴里的筷子上会沾染唾液等黏液,再给别人夹菜是很不卫生的,而且会造成很多疾病的发生: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食物和餐具传播。如果有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你们共用碗筷,那么筷子就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大人小孩都不能幸免。
2、孩子
6岁以下的小孩子免疫力较低,共用碗筷的话易导致病毒交叉感染,所以妈妈们应尽量让他们餐具专用,不要让小孩共用碗筷。
3、病毒性肝炎
乙肝不会因为共用碗筷而传播,但是甲肝和戊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口口传播。如果正常人与此类人共用碗筷的话,容易让病毒经由碗筷、杯子等传染到自己身上。
4、伤寒病
伤寒病主要是以口口的方式传播。造成这种病的传播主要是就食卫生状况差,水源、食物受污染等情况。因此,伤寒病患者应该要拥有自己的餐具。
大部分病菌都是通过筷子传染的,一双不干净的筷子可能会携带几万甚至几十万个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内,所以大家应该采取分筷制度,尽量拥有自己专用的餐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sj/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