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痞论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目前西医治疗本病无较好办法。胃脘痞满是本病的主症之一,其病因不同,有虚实寒热之分。《伤寒论》中对痞证的认识和治疗较为全面,如:“胃中不和,心下痞硬”,“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等,创立一系列泻心汤。《景岳全书》曰:“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因此导滞醒脾消痞法需贯穿于治疗始终。
临证我喜用枳术汤、莪术、三棱、九香虫、甘松为主作为基础方。尤其莪术、三棱两位药,诚如张锡纯言,莪术三棱二药“既善破血,尤善调气……有瘀者可徐消,即无瘀者亦可借其流通之力,以行补药之滞……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经方治痞六法,疗效确切,当然临证之时也要适当灵活变通,与大家共享:
1.寒热错杂合半夏泻心汤
2.木郁乘土合四逆散
3.湿热合大黄黄连泻心汤
4.痰湿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5.寒湿合理中汤
6.阴虚合麦门冬汤
案例:韦某,男,49岁,长期喝酒,胃脘部经常隐痛饱胀感1年余,特别是酒后更明显,自行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好转,但是反复发作。经胃镜检查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部分粘膜出血点。经熟人介绍来诊,刻下症:胃脘部隐痛饱胀感,纳差,大便稀不爽,小便正常,舌淡苔薄黄,脉沉缓。
辩证:脾虚兼湿热
治疗:健脾消食,化湿除痞
方药:枳术丸合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麸炒白术30g枳实15g黄连10g茯苓30g炒山药30g莪术10g三棱10g甘松10g
海螵蛸30g炮内金6g
7剂,水煎服,2次/日。
忌口:禁生冷、辛辣厚味及粘腻难消之品,每顿饭七成饱。
二诊:胃脘部隐痛未再出现,饱胀感好转,大便成形,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缓。
方药:麸炒白术30g枳实15g茯苓10g炒山药15g莪术10g三棱10g甘松10g
海螵蛸30g
7剂,水煎服,2次/日。
此患者前后共治疗2月,二诊之后病情稳定,守方微调,疗程结束后胃镜复查未见肠上皮化生。
按语
本证患者长期嗜酒、辛辣厚味,应酬较多,损伤脾胃,脾失运化,经久不愈,虚中夹实,酒肉变生湿热邪气蕴结脾胃。治疗应健脾消食,清热化湿除痞。
本病预后调护非常重要,特别禁食生冷、辛辣厚味及粘腻难消之品,每顿饭七成饱。
精彩推荐
说医道事
中药诗与《牡丹亭》
年健康养生日历,不收藏太可惜啦!
药匣子大国医联盟“风云再起"——开方明星,唾手可得!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识,文章来源于夏克春原创投稿,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栏目在征文活动期间暂时停止推送,活动之后会继续医案的推送。
如果您觉得您的病案具有代表、如果您觉得您的方药具有奇效、如果您是一个厚德济生不吝医术的好中医,欢迎投稿到栏目,您将会成为有奖征稿栏目的参赛者,万元大奖等您来拿!
⊙投稿信箱:media
tcmbox.cn投稿
⊙本文编辑:蓝实
⊙温馨提醒: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中医思路参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sj/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