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炎治疗 >> 慢性胃炎治疗办法 >> 正文 >> 正文

胃溃疡和各种胃炎有哪些区别

来源:胃炎治疗 时间:2017-10-28

面对众多因胃受折磨的病人求救,作为医生的你是如何应对的呢?看看下面这些朗朗上口如诗般的口诀,是如何作答的

1.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炎性反应与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的黏膜坏死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固有肌层或更深。

病变多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麦克尔憩室内,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最常见。

2。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Hp):现已公认Hp为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

2.胃酸和胃蛋白酶:溃疡只发生于与胃酸相接触的黏膜,是溃疡形成的直接损伤因素。

此外,胃蛋白酶的蛋白水解作用与胃酸的腐蚀作用一样。

3.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等,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与溃疡的形成和再活动有关。

4.其他因素

①吸烟:②遗传:③急性应激:④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可加重幽门螺杆菌或NSAID对黏膜的损害

⑤慢性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疾病可能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

3.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发作性: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

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

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多出现于中上腹部。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消化性溃疡四大并发症:出血,幽门梗阻,穿孔和癌变。

4.与胃癌鉴别

1.胃癌中年以上多见。

2.临床表现:胃癌的疼痛多无规律性,腹痛可急可缓,开始仅为上腹饱胀不适,餐后更甚,继之有隐痛不适,偶呈节律性溃疡样疼痛,但这种疼痛不能被进食或服用制酸剂缓解。

常同时伴有四肢乏力纳差,厌食,体重减轻。

3.大便隐血:胃癌患者大便隐血试验常呈持续阳性。虽经内科一般治疗,隐血不易消失。

4.血象:胃癌患者贫血经治疗不易纠正。

5.血沉:胃癌患者血沉因全身情况恶化而增快。

6.胃液分析:胃癌患者胃液分析呈低酸或无酸,7.胃镜检查:是鉴别胃癌与胃溃疡最佳的检查。

8.X线钡餐检查。

5.与慢性胃炎的鉴别

慢性胃炎主要分三种类型:

1.慢性浅表性胃炎。

常以胃窦部最为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黏膜表面黏液增多,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病变处表现为红斑(点、片状、条状),黏膜粗糙不平,有时有糜烂。

2.慢性糜烂性胃炎。以胃黏膜糜烂为特征,也就是说胃黏膜已经遭到破坏,因此出血可能性大一些。

3.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或减少,胃黏膜变薄。

出现黏膜腺体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换句话说,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常出现癌前病变,是胃癌的前奏。

6.与胃铋素瘤口诀

胃泌素瘤(Gastrinoma)一种具有分泌胃泌素功能的肿瘤,以胰腺非β细胞瘤所致高胃酸分泌和顽固性溃疡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90%~95%的患者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炎症和糜烂较严重,食管可有明显炎症并有反流性食管炎改变。

常见症状为上腹疼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呕血和(或)黑便等,通常较为持续或呈进行性,症状不易被常规治疗所控制。

有顽固性多发性溃疡,或有异位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后容易复发,多伴有腹泻和明显消瘦。

患者胰腺有非β细胞瘤或胃窦G细胞增生,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胃液和胃酸分泌显著增多。

多发性胃泌素瘤多位于十二指肠,肿瘤体积多小于1.0cm。胃泌素瘤60%~90%为恶性。

7.消化性溃疡的西医治疗

1.抑酸治疗是缓解消化性溃疡症状、愈合溃疡的最主要措施。PPI是首选药物。

消化性溃疡治疗通常采用标准剂量PPI,如艾司奥美拉唑。每日1次,早餐前半小时服药,疗程一般是十二指肠溃疡4周,胃溃疡6~8周。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和巨大溃疡患者,建议适当延长疗程。PPI的应用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抗Hp治疗。绝大多数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都伴有Hp感染,对于根除Hp,目前我国专家推荐采用PPI+两种抗生素加铋剂的四联根除方案,疗程为10~14天。

共识推荐铋剂+PPI+2种抗菌药组成的四联疗法。其中抗生素的组成方案:

1.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

2.羟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

3.羟氨苄青霉素+呋喃唑酮;

4.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青霉素过敏患者推荐的抗菌药物组成方案为:

1.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2.克拉霉素+呋喃唑酮;

3.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4.克拉霉素+甲硝唑。

疗程为10d或14d,放弃7d方案。

不再细分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可选择其中一种方案作为初次治疗,如初次治疗失败,可在剩余的方案中再选择1种方案进行补救治疗。

由于PPI药物在根除方案中作用巨大,因此应选择作用稳定、疗效好、受患者基因多态性影响比较小的药物,如艾司奥美拉唑,以提高Hp的根除率。

4.胃黏膜保护剂的应用。在抑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可帮助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溃疡的复发。

8.溃疡病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确保营养。以适量的食物中和胃酸,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

2.食物选择

选择营养价值高,细软易消化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鱼、瘦肉等。

①碳水化合物的供给以主食为主,可选择软饭、粥、面条、馒头、花卷、发糕、包子、馄饨等,应做好粗细粮搭配;

副食可选用豆腐、水蒸蛋、鱼肉等,应做到荤素搭配和品种的多样化。

②合理补充蛋白质与脂肪:宜选用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猪肉、鸡肉、鸡蛋、鱼等,脂肪有助于抑制胃酸的分泌,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如饮食过于油腻,会加重胃肠负担

③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8]: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均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建议常吃水果和蔬菜,不仅可以预防溃疡病,还能提供足够的矿物质。每日食盐摄入量以4-6克为宜。

④食品新鲜,不吃过冷过热辛辣刺激食物。

⑤烹调方法溃疡病所吃食物必须切碎煮烂,可选用蒸、煮、氽、软烧、烩、焖等烹调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爆炒、醋溜、冷拌等方法加工食物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西宁哪家好
白癜风医院西宁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mxwyzlff/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