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炎治疗 >> 溃疡性胃炎治疗 >> 正文 >> 正文

脾胃病经方之理中汤丸

来源:胃炎治疗 时间:2021-8-12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38749.html

上次谈了治疗脾胃病的桂枝汤及其常用加减,今天谈下理中汤以及常用加减。

理中汤(丸)是治疗太阴寒化主方,治疗脾寒,治疗小肠有寒的常用方,出自《伤寒论》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临床但见大便稀溏,吃凉东西易引起下利,口不渴者,皆有应用理中丸机会,尤其夏天将至,有往年内伤冷饮、外受冷气导致胃肠感冒而见上吐下泻者,可将理中丸、五苓散、藿香正气散等作为家庭备用药。本人高中和本科期间患有胃肠病,每年必发一次胃肠感冒,后对应理中丸证治自服此药,一天之内服药12丸,竟将胃肠感冒治愈,已多年未犯。

脾肾先后天关系,脾虚日久累及先天,势必导致肾虚,故理中丸可加附子为附子理中丸,适用于便溏、手脚凉而不口渴者。若脾虚便溏甚,且见口渴者,此津液伤而心火盛,理中丸可加黄连,即连理汤也。一加附子温少阴肾,一加黄连清少阴心,三阴递进故也。另外,治疗胃炎腹胀的法宝三泻心汤亦从理中丸化裁而来,后文再续。

那么建中汤(桂枝)和理中汤如何区别?按吴雄志老师所讲,建中汤患者多有形体消瘦,面色偏白,大便不畅,时腹痛,时心慌心烦,咽干口燥,脉多大而无力;理中汤证患者多见形体偏胖,大便多溏,腹满食欲差,脉沉小迟。临床可以此症候群鉴别,若难以区分者,二方合用亦无妨。

总之,胃炎、肠炎、胃肠感冒、消化不良、下利等,凡见脉沉小弱,舌苔白腻,口不渴,便溏,纳差,腹胀,或吃生冷食物容易腹泻者,皆有使用理中丸机会。

亦有吹凉风容易腹泻者,此为葛根汤证,病位在胃肠为里,病机在表,当解表以治里,即后世俞嘉言所谓逆流挽舟法,亦可用荆防败毒散。

宋辉光,男,中医硕士,传统中医师。

擅长:大中医思维,针药结合治疗内、妇、男、儿常见病,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和内科杂病疗效稳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kwywyzl/7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