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炎治疗 >> 溃疡性胃炎治疗 >> 正文 >> 正文

47岁胃痛已2年,一味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萎

来源:胃炎治疗 时间:2021-2-23
北京儿童医院青春痘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2/5715354.html

陈某,女,47岁。胃脘部隐痛,已历2年余。

近旬以气恼及饮食不当,胃边不舒、闷滞,日见加重,不思饮食,噫嗳不爽,时时肠鸣曾泛酸呕吐,大便较烂,色较深黯,舌淡,苔微黄。

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此为胃中寒热不调,阴阳升降失常,治宜调寒热,正升降,和阴阳。

药方:白芍12g,炙甘草、姜半夏、黄芩、川厚朴各9g,干姜6g,黄连3g,蒲公英15g。4剂。

复诊:上药服后,胃部舒如,呕泛已愈,饮食增加。续以原方再进而愈。

医案出处:何任

本方适应证:胃脘不舒,满闷饱胀,时作疼痛,大便较烂,嘈杂嗳气,呕泛吐酸。凡胃失和降,心下痞满,及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所致之脘腹胀满作痛。

本方乃从半夏泻心汤合芍药甘草汤两方加减化裁而成。芍药甘草汤以芍药为君,养营和血,缓急止痛;甘草补中缓急,为佐使,两者合用,酸甘化阴,共奏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

故谓“……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可见芍药甘草汤解痉挛而止痛。合而用之,亦取其缓急解痉也。

加厚朴苦辛而温,以其燥湿散满以运脾,行气导滞而除胀。

用本方治心下痞之证,对某些胃痉挛、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壶腹溃疡以及某些由胆囊炎症所致的胃部疼痛痞满亦颇有治效。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kwywyzl/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