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炎治疗 >> 溃疡性胃炎治疗 >> 正文 >> 正文

萎缩性胃炎为什么这么难治

来源:胃炎治疗 时间:2021-1-25
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4359077.html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是在浅表性胃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回顾也证实,有相当一部分浅表性胃炎在数年之后可变为萎缩性胃炎。目前认为,有以下问题的人应该注意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

01

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能分泌大量尿素酶,损害胃黏膜,造成溃疡、出血等症状。

02

萎缩性胃炎的发生还和遗传有关,有恶性贫血家族史的人胃体胃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严重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危险是普通人的20倍。其中起作用的是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

03

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这就是说,人年龄大了胃黏膜的抵抗力会变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04

严重吸烟者和嗜酒者胃炎的发生率增加。研究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40%可发生胃黏膜炎症。酒精可使胃黏膜产生片状潮红,但停止饮酒后即可恢复。嗜酒者易患浅表性胃炎,若长期持续不停,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05

此外,常吃一些药物的人,如常吃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保泰松等可引起胃黏膜糜烂,糜烂愈合后可遗留有慢性胃炎。还有一些抗生素对胃黏膜亦有一定损害。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身体内铁缺乏会使胃黏膜更新率受影响,容易出现炎症。

在人们的印象中,萎缩性胃炎比较顽固,久治不愈。说其难治,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病因不清,盲目治疗。慢性胃炎的发生有多种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体内其他脏器的慢性疾病、不良刺激、营养供给不足、反流性胃炎等。如果不查明确切的原因,在治疗上就缺乏针对性,也就收不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二是不重视持续治疗。有的患者萎缩性胃炎症状不明显,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就认为万事大吉,不再坚持用药。而患者的病根犹在,就会复发。三是不重视消除病因。有的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后,在生活上就放松了警惕,不良习惯依旧,如饮食饥饱无常、嗜烟酗酒、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萎缩性胃炎难免卷土重来,甚至会逐步加重。

萎缩性胃炎与病情可不相符

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属于比较严重的胃病,自然会有比较明显的不适症状。其实不然,患者的症状与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结果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有的患者可能没有什么严重的不适症状,但却患有萎缩性胃炎;而有的患者,有明显的胃部不适症状,但胃镜检查却未发现有胃黏膜萎缩。因此,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隐匿性,而定期检查对胃病患者十分必要。

一般来说,不伴胃黏膜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可1~2年做一次内镜和病理检查;活检发现有中重度萎缩伴肠化的患者可1年左右随访一次;伴胃黏膜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可根据内镜和临床情况缩短至每半年随访一次。

重症萎缩性胃炎需要手术治疗

萎缩性胃炎要由专业医生来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患者不可自作主张。用药要足量足疗程,坚持治疗,不可自行中断治疗。同时要定期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旦患上萎缩性胃炎,不论病因如何患者均应做到饮食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要戒烟忌酒,避免服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还要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中年以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疗或随访过程中出现溃疡、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见明显病灶,但胃镜活检病理中出现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可考虑胃黏膜或胃切除。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什么体验?◆你的肠炎为何总是反复发作?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kwywyzl/6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