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炎治疗 >> 溃疡性胃炎治疗 >> 正文 >> 正文

网络文明传播使用ldquo公筷

来源:胃炎治疗 时间:2020-12-7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合餐共食是国人由来已久的习惯,甚至成为表达亲密的方式。一盘菜你夹我也夹,有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还为他人夹菜……

即使有些餐馆提供公筷,也大多是摆设,不少人觉得两双筷子换来换去很麻烦,还显得矫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因而“十筷搅于一盘”的合食进餐方式,其实潜藏许多健康风险……

“共餐制”的潜藏危机

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和检验中心的11位专家,专门进行了一场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

他们点了6道菜,并把每道菜都分成两份,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使用公筷;另外还特意点了一道菜,作为空白对照。

结果显示:“非公筷”那一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而且菌落总数最大相差倍!

不仅如此,合餐也更容易使得“病从口入”:

幽门螺杆菌

增加胃部疾病风险

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胃粘膜上,是大多数胃溃疡和胃炎的成因;并且一旦感染,患胃癌的危险性也可增加2-3倍!

而其主要是通过口-口传播,通常存在于患者的胃、食道、唾液中,因此,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不分筷就餐,极有可能会被感染上。

特别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很容易出现家族式聚集,甚至一个办公室里6个人有5个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若家中有1人查出有感染,建议所有家庭成员都进行检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风险。

甲肝病毒、戊肝病毒

增加肝炎风险

这两类疾病都属于传染性的慢性肝炎,而它们的主要传播渠道就是通过消化道,也就是临床所说的“粪口传播”——如果水源或者食物被甲肝或戊肝病毒污染,当吃进人的肚子里就会破损消化道引起感染。而若共餐,则增加了感染风险。

年,上海甲肝大爆发,感染者高达30万人,居民习惯生食已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是造成甲肝大爆发的主要因素,但合餐交叉感染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好在这两种病毒感染都可以通过接种灭活疫苗预防。

结核杆菌

增加肺结核风险

肺结核好像听起来很遥远,但数据显示,中国估算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88.9万!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达13万人!

得了肺结核,除了肺部受损害外,还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一些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结核菌也能通过消化道感染。比如饮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污染牛型结核杆菌的牛奶;或是食用了结核病人吃剩的食物,可能引起感染。

所以,在和肺结核患者共同进餐时,首先要使用公筷,另外在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细菌量会骤然增加,这时应礼貌性远离,以免增加风险。

如何更好地实行分餐?

1

在家吃饭的分餐建议

①固定餐具

每个家庭成员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等,可以通过外形或颜色区别开来。

②提前分食

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员的盘子、碗里面,大家只是围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饭。

③公筷公勺

若不能分餐,可以在每道菜旁摆放一双公筷或一把公勺。

④儿童喂养

严格禁止用嘴尝孩子食物、帮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对口喂食孩子、与孩子共用餐具等做法。尽早养成儿童独立进食的习惯,因为儿童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遭受病菌的侵害。

2

外出就餐的分餐建议

①养成自己带碗筷去餐馆里面就餐的习惯。

②外出时,可以提醒服务员提供公筷公勺,便于我们夹饭菜。

推行“分餐制”并不会降低“热情待客”的宗旨,而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的进步,更能帮助我们降低一些疾病风险,不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所以从下一餐开始,让我们一起用“公筷、公勺”~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餐具使用久了后会变成细菌繁殖生长的“大本营”,危害健康。FM.7建议大家,一些木制、竹制的筷子半年更换一次。

来源:cctv回家吃饭

编辑:小满

审核:林微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chgenmachine.com/kwywyzl/6264.html